查看原文
其他

【教师成长】统编小语一年级教材解析与教学建议

常新涛 常新涛的小语教学 2024-03-18

点击蓝字 关注我们


往期资源,点开即看


1.暑假过去大半,适合老师、家长和学生共读的开学“收心”指南

2.节约粮食相关素材+手抄报!

3.续集来了!南京一中向家长“认错”,这很可能是个风向标!

4.特级教师吴非:“没有教不好的学生,只有不会教的老师”是对教育最大的误解!

5.孩子要经历什么,才能懂得学业的重要、父母的不易?

6.复旦教授:不打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!(老师转给家长)

7.1-6年级创意暑假作业清单,让孩子收获不一样的假期!

8.【教师自护】最新“教师职业病时间表”出炉,内含调理小贴士!

9.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生2020版阅读指导目录,暑假阅读正合适!

10.【家庭教育】当孩子出现这四个特征时,家长一定要重视了!

11.人民日报@千万家长:优秀的孩子原来是这样培养出来的!

12.班主任建议暑假给孩子补这7样东西,比补课强100倍!

13.阅读决定孩子一生的高度,少儿阅读应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!

14.孩子暑假沉迷手机,这位家长定的家规,隐含家庭教育真谛!

15.超漂亮的小学生暑假阅读记录卡+词句段整理,阅读好帮手!

16.如何让孩子愉快而又高效地完成暑假作业?(推荐家长阅读)

17.中国古代年龄称谓,涵盖了一生的智慧,学生必知!

18.孩子出不出色,与母亲的性格关系重大!(建议永久收藏)

19.取消医生和教师的事业编制,直接后果是什么?

20.为什么学霸大多觉得上“补习班”没用?这三点原因扎心

【前言】

小语统编教材的使用,始于2017年秋季开学。为更好地熟悉统编教材特点,发挥教材对一线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作用,我将尽我最大努力,搜集人教社各位编辑、各省市教研员及一线小语名师,对小语教学的看法和建议,结合小语一线教学实际,融入个人思考,力求逐步推进小语教学体系的完善,并逐步借“常新涛的小语教学”微信公众号,将这些思考推送给大家!

对语文教学研究有兴趣的老师,可以点击左上角“常新涛的小语教学”,关注公众号;亦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,小语教学的路上,学生成长的途中,我们一路同行!

 

【小语统编教材特点分析】1、立德树人,体现核心价值观,做到“整体规划,有机渗透”。这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,知识体系的建构,能力体系的形成,学习方式的转变等等一切的教学行为,均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。2、双线组元:即统编教材以“语文要素”为明线,以“人文主题”为暗线,进行双线组织单元结构,关注语文教学中的“工具性”和“人文性”。3、语文核心素养:教学目标不再是简单的“知识与能力”、“过程与方法”、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”,变成了“语言建构与运用”、“思维发展与提升”、“审美鉴赏与创造”、“文化传承与理解”。4、知识体系:原来都说“数学清清楚楚一条线,语文模模糊糊一大片。”而统编教材让语文课程内容、目标体现的线索清晰,各个学段、年级、单元的教学要点清晰,循序渐进,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。统编教材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,主要来源于4个渠道:第一,教师用书;第二,每个单元的导语;第三,每一课的思考题和拓展题;第四,教材中的交流平台为了更好地使用统编教材,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不能只关注本册、本单元,甚至是本课的教学目标,更应放眼整个小学阶段,让小学语文知识体系了然于胸,从而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构建这一完整知识体系。5、学习方式:我在前面的几篇文章里已经多次提到“语文教学,就是不断探寻‘语文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’最佳契合点的过程”。统编教材更加注重顺应儿童心理,紧密联系儿童生活,更加倾向于儿童的学习方式,而非以教学方式为重。6、能力体系:除阅读教学所构建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外,统编教材编排的“口语交际”与习作教学分开,也成体系存在。它与习作教学体系共同构成了学生“口语表达+书面表达”的交际素养,教学中需要教师引起足够重视。
 
【小语统编教材的7个创新点】1、教材中的选文强调“经典性”、“文质兼美”、“适宜教学”、“时代性”四个标准。统编教材课文数量减少,内容更加丰富(传统文化篇目增加,“时文”相对少了。);拼音教学难度降低,强调“拼音只是识字的工具”,因而先编排识字,再学拼音,让拼音更好服务于识字教学。2、单元结构更加灵活。每个单元采用“双线组元”,同时不同单元之间又紧密联系,综合性更强。3、重视语文核心素养,重建语文知识体系。4、“三位一体”的阅读教学结构。三位一体,即教读、自读、课外阅读,三者融合,即为一体。5、“课外阅读”课程化。如一年级就设置了“和大人一起读”;中高年级几乎每个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。6、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。如一年级上册由原来识字400个,减少到识字300个,数量减少,但更加注重识字过程和方法——如字理识字、看图识字、归类识字、反义词识字、猜谜识字等等。7、提高习作教学的效果。统编教材习作教学从三年级开始,一二年级叫作“写话”:从低学段“儿童文学体写话——中学段以观察习作为主——高学段以记实习作为主”的小语教学习作体系,需要循序渐进地完成。(关于识字写字教学体系和习作体系,我的我的微信公众号已经发布,老师们可以回看。)
 
【统编小语一年级教材分析】一、教材内容编排及语文要素梳理
1、一年级上册共八个单元,单元主题分别是:两个识字单元、两个拼音单元、自然四季、想象、儿童生活和观察。语文要素分别为:第一单元——在有趣的情境中认识象形字,感受汉语的音韵特点;第二单元——韵母、声母、整体认读音节,拼读练习;第三单元——复韵母、鼻韵母、整体认读音节,拼读练习;第四单元——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;第五单元——初步认识会意字、形声字,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;第六单元——把课文读正确、读通顺。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;第七单元——联系生活实际,理解课文内容。合理搭配“的”字词语;第八单元——寻找明显信息。借助图画阅读课文,初步认识自然段。“口语交际”编排了四次,分别在1、4、6、8四个单元;写话教学则从第七单元开始——看图写词语,根据图意写一两句话。一年级上册,总体上处于学生“幼小衔接”的阶段,处于小语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阶段,处于学生“口语向书面语发展”的关键阶段,是小语教学及学生习惯养成的最关键环节。为此,一年级小语教师更应该立足、熟悉整个小语体系的建构,并由此出发,思考一年级教学。2、一年级下册也有八个单元,分别是:第一、第五两个识字单元、心愿、伙伴、家人、夏天、习惯、问号。语文要素分别为:第一单元——自主识字,主动识字;第二单元——找出明显信息,培养阅读理解能力;第三单元——联系上文了解词语意思。词句的积累和运用。分角色朗读对话;第四单元——初步感知长句子的停顿。积累词语和古诗。根据信息做简单推理,并联系实际进行表达;第五单元——边读边记,熟读成诵,积累语言;第六单元——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意思。仿说仿写句子。读好问句和感叹句;第七单元——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,训练逻辑思维。读好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。利用多种方式读懂长课文;第八单元——借助图画阅读课文;读好多个角色对话。识字教学编排遵循“识写分流、多识少写”的原则,一年级下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,会写其中的200个字。重视打好识字写字基础,结合识字,学习常用偏旁;结合写字,学习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。口语交际编排四次,分别在第1、3、5、7单元,相应训练要素已经在表内列出。写话训练从第六单元开始,分别要求学生:第六单元——通过扩写把一个简单的句子写具体;第七单元——展开想象,能选择几个词语说几句话;第八单元——结合生活情境,进行说话写话。一年级课外阅读目标也在表内涉及,在此不再一一赘述。

二、一年级小语教学建议


1、教学中充分尊重、保护学生的“诗性思维”和“游戏精神”。小学生,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,其知识基础、思维能力等方面,均处于系统学习的最底层。教学中,我们必须尊重、保护学生固有的“诗性思维”和“游戏精神”,将学生特点纳入教学设计最为重要的依据,才有可能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,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、理解力。学生的“诗性思维”表现为具体性、想象性和模糊性三个重要特点,即思维仍以具体事物和过去经验为主,缺乏抽象性;而“游戏”,是儿童的一种生存方式,是儿童真正的家园,理应成为我们制定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。为此,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“营造游戏情境,潜置学习内容”,即形式上是游戏,其内涵是引导学生学习,完成教学任务。2、梳理、明确小语教学体系,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。当我们对整个小语教学体系梳理、明确之后,我们才能对每一册的体系建构,每个单元的体系建构,做到心中有数,并在具体教学中实施。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要求学生“正确、流利朗读课文”——第六单元要求学生“读好疑问句和陈述句”——下册第二单元要求学生“运用多种形式地读,读好词语和句子的节奏”——第三单元“分角色朗读”——第四单元“感知长句子的停顿”——第五单元“边读边记”——第六单元“读好问句和感叹句”——第七单元“利用多种方式读懂长课文”——第八单元“读好多个角色的对话”。这样的一个过程,最终体现出一年级“朗读能力体系”的培养。3、一年级重点关注识字写字教学,为学生识字体系的建构打好基础。一年级学生思维,正处于“图画——文字”、“口语表达——书面语表达”发展的关键期。为此,识字写字教学在一年级小语教学中,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。课堂上,引领学生学习不同的识字方法,感受汉字文化特点,逐步明确书写规则等,都是学生逐步建立识字体系,培养独立识字能力的重要环节。比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——识字单元:单元编排《春夏秋冬》《姓氏歌》《小青蛙》《猜字谜》四篇识字课。四篇课文,四种识字方法——看图识字、韵语识字、字族文识字、字谜识字,不同课文以不同识字方法进行教学,不仅能很好地调动学生识字兴趣,亦能提高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。4、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,是部编教材又一重要特点。一线小语教师都有一个共识:那就是低年级的学生爱说爱问,到了中高年级,大部分孩子就都不说话了。这是为什么呢?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:(1)课堂上教师讲得多,学生学得少,学生产生依懒性。(2)长期相同的教学模式和训练方式,让学生对练习和考试中的问题产生依懒性,学生的提问能力在下降,而且会越来越快。(3)以考试为导向的小语教学是正宗的“纯知识性教学”、“纯方法训练”,学生的思维能力、学习策略、表达体系的建构,在大多数一线小语课堂是很少见到的。为此,部编教材在设计之初,就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纳入到小语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: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,阅读体系的建构,口语交际体系的建构,习作体系的建构,都需要学生在充分主动学习的情况下来实现,而不是教师自己能够完成的。这是教材编写的一大进步,即“以教材转变,来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”。总之,一年级教学内容相对简单,却异常重要!我们作为普通的一线教师,在努力研究部编教材特点的基础上,应同时关注学生“语言建构与运用”、“思维发展与提升”、“审美鉴赏与创造”、“文化传承与理解”这四大核心素养,为小语体系的建构铺垫坚实的基础。感谢您的阅读!请随手点亮右下角“在看”!谢谢!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